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康福五金网 >> 陶瓷模具

面板产业竞争激烈负面消息不断华映将何去何从恒压变压器

发布时间:2022-11-10 20:25:23

面板产业竞争激烈+负面消息不断 华映将何去何从?

近日,大同集团旗下面板厂华映传出裁员消息,且年后将再进行一波大裁员。对此,华映回应确实有执行裁员,分别于各单位一共裁撤63人。对于外传明年还有裁员动作,公司则不愿回应。

据华映作业员指出,现轮班已改为做4休4,等于变相大减薪,而员工也早已对公司万念俱灰,整体工作士气大减。

华映表示,本次的裁员主要是因应财务吃紧,因此缩减人事支出,且裁员部门并没有集中在哪一个部门,包括采购、产品企划等单位都有,这是华映继今年9月之后,再一次进行裁员动作。

今年9月底,市场就传出,华映将在11月正式宣布关厂、退出市场,并提早在9月先进行人力调整。华映当时表示,是针对绩效表现,对属于末位的人员展开裁员,裁员人数约60人左右,以台湾人力约4300人计算,比重仅1.4%。

实控人申请重整

12月14日,华映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映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映管”) 因发生债务无法清偿问题存在重整可能,进而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

据公告显示,12月13日,中华映管发布消息称,中华映管与其百分之百控股子公司中华映管(百慕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映百慕大”)均发生债务无法清偿情况。如往来银行宣布中华映管违约,要求立即偿还所有未到期借款,将更加剧中华映管运营资金缺口,且将引致全体债权人催讨债务,致使中华映管营运资金不足而被迫停产。中华映管认为仍有改变营运模式,重建更生可能。

截至公告披露日,华映百慕大合计持有华映科技7.29亿股,其中,累计质押股份为7.28亿股,占其持有华映科技股份总数的99.82%,占华映科技总股本的26.32%。此次华映百慕大债务逾期,上述质押股份可能面临平仓风险,从而可能导致华映科技的控股股东、实控人发生变更。

截止2018年11月30日,华映科技应收账款中应收中华映管款项余额为4.54亿美元,其中,逾期款项金额为2.54亿美元。上述应收款项可能无法全额收回而导致华映科技公司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并可能导致公司出现资金周转风险,进而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业绩或将“雪上加霜”

华映科技前身为闽东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液晶模组的加工与销售业务,于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上市之后,华映科技业绩表现平平,直到2010年,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中华映管成为公司新的控股股东,重组之后,公司业绩也高歌猛涨。

财报显示,2010年,华映科技业绩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净利润由2009年的712.5万元激增至3.49亿元,同比增长36.73%。

到了2018年,华映科技业绩“急转直下”,公司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为-4.61亿元,同比下降355.68%;扣非净利润为-4.83亿元,同比下降1862.56%。

对于业绩亏损原因,华映科技表示,主要受子公司华佳彩去年7月份开始量产,本期产品调整、产线切换及客户认证期较长等因素影响,导致产能稼动率较低,单位生产成本较高,本期营业总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应收账款或无法全额收回

根据三季报显示,华映科技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29.06亿元,较期初的21.54亿元增加了34.91%,占同期流动资产的28.18%。此外,公司的存货也由年初的5.51亿元增加至9.21亿元,增幅为67.11%。

随着应收账款和存货的不断增长,挤占了公司的流动性,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或将受到影响。截至2018年9月30日,华映科技的货币资金为60.8亿元,而公司的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约为67.18亿元。

华映科技初步判断,中华映管重整可能导致公司出现的风险有: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可能变更、公司应收中华映管款项可能无法收回。

在此情况下,华映科技的控股股东及其实控人又发生债务“暴雷”,导致公司31.5亿元的应收账款面临无法全额收回的风险,这对本就业绩亏损、现资深高管离职

在实控人因债务逾期申请重整之后,华映科技管理层发生“动荡”。12月18日晚间,华映科技接连发布两份公告宣告了两位董监高离职的消息。

公告显示,公司董事长林盛昌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战略委员会委员、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等职务,不再担任公司其他任何职务;公司监事刘俊铭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监事职务,不再担任公司其他任何职务。

2017年财报显示,林盛昌现任本公司董事长、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董事长、科立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等职。林盛昌自2010年5月13日起担任华映科技董事长,任期终止日期为2018年12月17日。

刘俊铭于1970年出生,历任泰山食品有限公司信息部工程师,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工程师、信息处(PLM系统规划与导入)副理、杨梅厂信息部副理、信息技术处计算机暨网络部副理、稽核委员会副理、经理、处长。现任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稽核委员会处长,本公司监事。刘俊铭自2011年11月18日起担任华映科技监事,任期终止日期为2018年12月17日。

根据以上信息可知,林盛昌和刘俊铭均同时在华映科技和中华映管任职,在华映科技履职均超过7年,本次中华映管因债务逾期申请重整后,二人均决定辞去在华映科技的全部职务。

供应商断料 华映停工

据台湾《经济日报》17日报道,林盛昌当天称,华映在台员工日夜班皆正常出勤,只要供应商继续供料,就能立即恢复生产。不过,他同时承认,华映在台的生产线目前处于待机空转状态。

报道指出,华映近年来专注中小尺寸面板,客户仍然会下订单,现在主要是卡在材料问题,让排产及交货无法确定。

据了解,华映原为TFT-LCD面板厂,后来因为市场竞争,在2012年转型为中小尺寸面板厂,旗下早期有两座4.5代厂和一座6代厂,不过两三年前,受智能手机需求不佳影响,一座4.5代厂停产,仅剩4.5代、6代厂各一座进行营运,但在OLED需求快速扩增下,这座6代厂价值也迅速递减。

据台湾《电子时报》报道,华映方面日前指出,其4.5代厂、6代厂都已停产,另有一条4.5代实验线也处于停工状态,而旗下的彩色滤光片厂同样也停摆。

报道称,华映在台员工约有4450人,其中生产线上的直接员工约1830人。在生产线无预警停产后,员工显得人心惶惶。

面板订单或转移

由于对中华映管实施重组计划后支付能力的担忧,主要材料供应商暂停了供货,因此其分别位于台湾北部龙潭和杨梅的6G和4.5G生产线都无法继续生产。

消息人士称,由于停产,CPT将难以实现在2018年用于智能手机的1.4亿至1.5亿片面板的出货目标,并指出CPT的主要智能手机面板客户包括包括信利光电、深圳市帝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LCD模块公司。

消息人士表示,如果能进行订单转移的话,瀚宇彩晶可能会从中受益最大,因为其生产线与CPT的生产线相似。

而由于群创光电在2018年第三季度努力超越CPT而成为台湾第二大中小尺寸面板供应商,专注用于智能手机的高端LTPSLCD面板,因此也有可能成为获益的一家企业。

据消息人士透露,CPT最初还计划在2018年为平板电脑应用出货3100万片面板,如果不能很快恢复生产,其平板电脑面板的订单可能会流向瀚宇彩晶以和京东方。

与此同时,群创、Century Technology (Shenzhen) 以及Infovision Optronics或将抢夺来自CPT的汽车面板订单。CPT此前的目标是在2018年出货1400万片汽车面板。

供应商损失惨重

由于中华映管(CPT)两大LCD生产重镇龙潭与杨梅场无预警停工,其众多玻璃基板和液晶材料供应商可能会遭受最大的打击。

中华映管(以下简称“华映”)位于台湾的4.5G和6G生产线主要用于前道工序,而在这个过程中,玻璃基板和液晶是两种主要的材料。

作为华映主要玻璃基板供应商的康宁,拒绝对个别客户情况予以置评。与此同时,华映还从日本JNC株式会社的销售代理商购买液晶材料,此外也从Merck购买少量液晶材料。

对于光刻胶产品,华映从日本的DFC和MCC以及台湾的eChem Solutions和Topgiga Materials购买相关材料。其中,eChem表示已停止向华映的发货。

偏光镜供应商力特光电(Optimax Technology)表示,华映停产所带来的影响有限,因为公司的偏光镜产品主要销往华映位于福州的子公司,而目前该公司仍在定期付款,但是已经停止了向华映位于台湾公司的供货。

另一家偏光镜供应商Cheng Mei Materials Technology 表示,由于向华映出货的中小尺寸偏光镜数量很少,因此所受的影响也不大。

背光单元(BLU)供应商Coretronic表示所受到的影响也很有限,因为该公司仅为华映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应用提供少量的BLU。

光学薄膜制造商Hwa Hong Industrial预计来自华映以及华映中国子公司的应收帐款将会低于400万新台币(13.0068万美元),但是还是会根据预付款项条约,继续向华映提供光学薄膜。金流“吃紧”的华映科技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显示产业向大陆转移是大趋势

对于华映目前面临的状况,除了上文所述该公司官方给出的理由,还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因素?

台湾《电子时报》报道指出,尽管LCD面板产业正步入长期供过于求的大循环,但包括友达光电、群创光电与瀚宇彩晶等台厂的财务体质都算健全。

具体来说,友达光电近年来的高值化策略已逐渐奏效;群创光电背后则有鸿海集团撑腰,集团作战策略得以走出活路;瀚宇彩晶虽然只有一座5.3代厂,但该公司挑单做,不好赚的订单不一定接,加上产能容易填得满,也是有其利基存在。

反观华映,报道认为其体质孱弱,亏损已久,加上4.5代线与6代线的设备老旧、生产效率低下,与新世代生产线相比,华映的生产线在效能上大打折扣。此外,该公司在产品布局、营运策略、技术深耕上,都有待提升。

近年来,中国大陆逐渐成为全球显示产业成长的主要动力,为全球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在这个大趋势下,韩国厂商很早开始布局OLED等新技术,大陆厂商建设很多8.5等大型世代线,将很多原本在6代线生产的IT生产转移到8.5,从而使6代线大量释放手机产品,从而使竞争愈加激烈。眼下行业洗牌加剧,只有拥有强势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头部厂商才能最终熬过这一竞争周期。

据IHS Markit报告显示,预计2022年,大陆8代以上的大尺寸面板厂将达19座,5.5代以上中小尺寸面板厂也有20座。DIGITIMES Research也预期,4年后,大陆中小尺寸AMOLED面板合计产能可达1131万平方公尺,仅次于韩国厂商,全球比重将达33.4%,相较其在2017年的仅占7.5%,比重显著提升。

中国大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液晶显示领域,如今成为显示器制造大国。如何从跟跑、并跑成为领跑,是摆在面前的新挑战。在全球制造业向中国大陆转移趋势下,随着中国成为电视电脑手机生产最大基地,产品配套加速向中国转移,中国显示产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以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等龙头企业加紧向上游延伸,不断完善全产业链布局,国内显示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太原牛皮癣皮肤病医院

长沙女性白癜风医院

中山泌尿科专科医院

西宁腋臭手术哪里比较好

北京治疗鱼鳞病哪家医院好

友情链接